歷經三年的拍攝與製作,從北到南走遍台灣每一個角落,跨海遠赴離島的蘭嶼,將達悟族的傳統文化、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泰雅族的歲時祭儀、魯凱族的盪鞦韆...等,我們並以空拍及地面方式拍攝,將台灣各地高山部落美景,都一一的呈現在您眼前。
郵票記錄著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反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歷史過程,民族特點、人文地理、生活文化、經濟發展、方寸之美,讓您了解郵票世界的淵博知識。
台灣由於宗教信仰自由,在島內可說處處可見,或大或小的廟宇宮寺,台灣宗教系列,帶您了解台灣的宗教、台灣的神明教義,帶您巡禮台灣的廟宇、台灣的民間信仰...邀您一起來體驗!
為了台灣特有的老街文化特色保存下來,我們挑選了台灣最具特色的四十五條老街,製作台灣的老街系列節目,希望將台灣各老街的建築特色,歷史文化,地方小吃做一有系統的報導,讓大眾能對台灣的老街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認識日治時期建築風格、維多利亞磚造建築風格特色、西方歷史式樣建築、西洋風情建築特色、傳統日本式樣建築種類、神社建築式樣、寺院建築式樣、民居建築式樣等。
跟著主持人郎祖筠一起關心客家事,體驗客家文化之美,透過見證分享一同經歷上帝的恩典。
《南有嘉味》是以吃為名,用鏡頭記錄南投和嘉義的美食及其背後的故事所打造的又一系列人文紀錄片。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從他們的故事中透露著他們對生活的態度與哲學,我們希望可以通過片子呈現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人的生活感悟,以此對觀眾有所啟發。
聚焦台灣花蓮、台東地區(簡稱「花東」)的地域美食文化紀錄片,以「探尋山海滋味,講述人情故事」為核心。影片通過花東地區的特色食材、傳統手工藝和市井煙火,展現台灣東部獨特的自然饋贈與人文精神,傳遞「食物即生活,滋味即人生」的理念。
台灣的開拓歷史,從西元1662年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至今已有350年的歷史。今天我們只能在鄉間找尋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痕跡,而這些古老建築中除了廟宇外,就以經歷多次改朝換代所留下的傳統民居建築最具特色,從這些古厝建築反映出3百多年前,先人渡海來台開墾台灣刻苦耐勞的精神。
「雲端裡的49天」,取自拍攝地比雲還高的山區,這一季節目採用VR 360全景攝影,以貫穿臺灣南北向的中央山脈為拍攝主軸,由金鐘主持人廖科溢帶領觀眾尋訪深藏在中央山脈的秘境,探索傳統原住民部落文化,完整呈現臺灣原始的樣貌並全紀錄分享給全世界。
節目裡每週都會介紹不同的部落,從歷史背景、當前部落的文化、觀光賣點、獨特的居民以及生態特徵。節目裡有一半是屬於記錄性質,因為他不僅想讓大家更了解台灣原住民,更要針對這些人的歷史與文化,完成台灣最為徹底的一項調查。
「黑膠年華」主要是帶各位爺爺奶奶們重溫1930-1980年代的經典歌曲,內容同時具備歷史情懷、知識性和音樂性。 每次將介紹三首歌曲創作的時空背景、分享創作者的傳聞軼事,佐以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歷史,帶大家走入時光隧道,憶起一首首經典歌曲背後所傳達的故事。
台灣民間每當神明遶境出巡、進香割火或喪葬典禮,都會聘請民俗藝陣參與遊行,藝陣不僅增添祭典的熱鬧氣氛,也使民俗技藝得以保存,而藝陣表演也提升了廟會的藝術性,因此遶境、進香不僅是宗教祭典同時也是民間信仰活動,更是民俗文化藝術的呈現。